张禄杰,字中汉,法号妙禄居士,百壶堂、清斋主人,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。张禄杰从小受父辈的影响,酷爱艺术。少年时代随李 |
树人老师,在北京市少年宫、市文化宫学习美术。张禄杰对艺术努力追求、不断进取。在《北京周报》社,任美术编辑、记者时,有更多的机 |
会接触美术界有影响的艺术大师,这也为张禄杰的成功,奠定了可靠的基础。几十年来,他始终坚持在油画、雕塑、中国画、书法、篆刻等方 |
面努力探索、奋斗着。因而,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功底,也获得了极大成功。同时,为中国的绘画艺术走向世界,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 |
1978年 拜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为师,学习雕塑。 |
1980年 创作《齐白石》、《女人体》等雕塑作品。 |
1984年 沥粉画《飞天》、国画《秋实图》等作品,参加外文局举办的“春秋书画展”。 |
1985年 参加中日媒体举办的“中日水墨画交流”活动。 |
1986年 “李可染艺术展”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。 《北京周报》
社,特意让张禄杰采访可染先生。在对可染先生采访的两个多小时张 |
禄杰被可染先生的艺术魅力震撼了,增强了他对中国画的渴望与追求。张禄杰撰写《可染大师》一文发表在《北京周报》上。从此,张禄杰就 |
经常拿自己的绘画作品到可染先生家,请可染先生指教。可染先生悉心给予指导,并题“天道酬勤”四字给予鼓励。经过数月的观察、了解, |
可染先生已经非常了解并喜欢这位致力于艺术,聪明又朴实的年轻人。秋,可染先生正式收张禄杰为关门弟子,并写好多幅“张禄杰画展”、 |
“张禄杰画集”,鼓励他努力学习、刻苦钻研,希望他早日举办画展,早出画集。 |
1987年 3月,参加可染先生80寿辰活动。可染先生为张禄杰题:“书画培育心灵美”并署“禄杰弟子留念”,夸赞他心灵美。夏,随可 |
染先生到北戴河搞创作。为了鼓励张禄杰对艺术的追求,可染先生题:“金铁烟云”并署“禄杰仁弟留念”。 |
1988年 暑期随可染先生到北戴河搞创作。秋,遵可染师旨意与安排,并讲授写生注意事项。张禄杰首次到黄山、桂林等地写生数月,这 |
对于张禄杰在研究、创作山水画方面起了极大作用。 |
1989年 可染先生挥毫题写:“真知困而得 峰高无坦途”并署“禄杰仁弟留念”,作为春节礼物送禄杰鼓励他为绘画艺术奋斗终生夏, |
随可染先生到北戴河搞创作。 参加 《李可染画集》
的各项准备与拍摄工作。秋,再度到黄山、江浙等地写生,并到徐州拜“可染旧居”。 |
10月,可染先生特为张禄杰评职称,书写美术专业证明:“张禄杰为人品质纯正、诚实,一九八六年我收为入室弟子,他努力学习、刻苦钻研, |
美术专业现已相当美院讲师水平。特此证明李可染 十月十日。”12月5日,可染先生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,张禄杰万分悲痛,近一个月在
老 |
师家帮助料理后事,并筹划媒体报道事宜。事后师母对张禄杰说:“你老师在天之灵,一定会保佑你的!” |
1990年 第三期《美术》杂志发表张禄杰为纪念李可染先生写的“苦学精神”一文。10月,作品
《远望黄山胜景图》、《秋实图》参 加 |
在当代美术馆举办的“新闻美术家国画展”。11月,参加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等团体在东京举办的“中国当代名家绘画书法展”。 |
1991年 2月,张禄杰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两幅作品,表示对扶贫事业的支持。6月,《中国书画报》
为张禄杰撰写文章 《寄情》 。 |
6月至7月,到浙江、江苏采访、写生,并为金陵饭店作画。8月,参加山东青岛葡萄节,并到大泽山等地写生。 |
1992年 参加与筹划在炎黄艺术馆开馆时举办的大型“李可染艺术展”。9月,到江西采风,前往青云谱
,拜谒“八大山人”墓。 |
1993年 10月,张禄杰应邀携作品赴澳大利亚举办首次个人画展。在澳洲讲学考察数月,并创作一批油画佳作。澳洲国家电视台、电台、 |
报纸等新闻媒体都给予了重要报道,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,作品也被抢购一空。 |
1994年 6月,参加加拿大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举办的“枫叶奖”,并出任评委。
8月,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“华人艺术展”。从这年开 |
始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及文物,并大量收藏。 |
1995年 8月,为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捐赠作品。与画家郭石夫、刘汉等人前往长白山、千山等地写生访问。 |
1996年 3月,中央电视台拍摄张禄杰专题片。 |
1997年 张禄杰被编入《世界名人录》
3月,在北京广济寺,由明阳法师主持皈依佛门,法号妙禄居士。7月,被聘“孔子中国画院院士” |
参加香港回归大型笔会。8月,“张禄杰、李鸣鸣画展”在广东揭阳开幕。香港《大公报》撰写专题文章,介绍张禄杰。 |
|
1998年 由可染先生早年题字,孙美兰教授作序的《张禄杰画集》,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。北京电视台拍摄张禄杰专题片《天道酬 |
勤》。
7月,参加由文化部等单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“庆香港回归一周年名家书画大型艺术展”。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
“李可染基金 |
会”成立大会。9月,与画家庞希泉、金连经数人到河南“石人山”等地采风。10月,张禄杰率北京著名画家10人团
(庞希泉、杨 达林、李 |
起、李海涛、王培东、周志龙、李鸣鸣等)赴广东揭阳进行艺术考察交流活动,中央电视台文艺部随团采访报道。11月,张禄杰
应美国佐治 |
亚大学邀请,到佐治亚大学艺术系授东方艺术课。参加在佐治亚大学召开的世界“亚太年会”,并在年会上作专题演讲。在华
盛顿参观轰动 |
美国文化艺术界的“凡高艺术展”。圣诞节期间,在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,画展引起各界极大关注,报纸、电台、电视台都给予了重要报道, |
年底获美国“荣誉市民”称号。 |
1999年 1月,继续在美国参观、访问,筹建美国东方艺术研究会。2月,“张禄杰、李鸣鸣艺术展”,在广东汕头隆重举行。9月,参加 |
在青岛举办的“九九国际美术年”。随首都艺术家代表团。到广东中山、肇庆、顺德等地采风。 9月,荣任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。 |
10月,与画家姚治华、雷正明随中央电视台组团,到新疆参加庆祝活动。作品《秋实图》入选“九九澳门回归世纪风”大型画册。 |
2000年 2月,与学兄李宝林等到山东进行艺术交流、参观活动。年末,赴广东美术馆参加“李可染艺术展”开幕式。作品《幽谷飞泉图》 |
刊登在庆祝北京日报《京报春华》大型画册中。年底,与画家焦可群等到洛阳采风。 |
2001年 以杰出艺术家身份被美国政府批准为美国永久居民。
北京电视台拍摄专题片《名人访》张禄杰专辑。作品《苍岩玉树凌寒色》 |
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出版的《新世界全国中国画、书法大展精品集》。 |
2002年 5月至6月间在美国西部采风写生。美国东方艺术研究会成立,出任会长。 |
2003年 荣获美国参议院颁发的“杰出艺术贡献奖”。
8月,到墨西哥参观、考察。年末,到山东、河北等地参观、访问。 |
2004年 参加“洛杉矶首届国际书画名家联展”。清明节,张禄杰与师母等人为可染先生扫墓。5月至6月间到广东、山东、河南等地参观 |
访问。7月,两次到湖南醴陵,创作釉下五彩瓷。9月,参加洛杉矶华人“‘十一’国庆联合书画展”。 |
2005年 荣任中国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。
4月,到海南岛访问、写生。夏,在美国西部写生、考察。7月,中国国学大师 |
文怀沙先生亲笔书写“天道酬勤”,为《张禄杰及其恩师李可染》一书题字。邹佩珠师母也挥笔书写:“天道酬勤”,为张禄杰著
《我与可 |
染恩师》一书题字,纪念可染诞辰100周年。
10月,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“世界华人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书画联展”。年末多幅 |
作品参加“加州大学联展”。 |
2006年 初春,到江苏、河南等地考察参观。3月中旬,回到美国,参加亚凯迪亚市举办的绘画艺术活动。5月至6月与加拿大画家张恒、 |
美国画家李雄风以及台湾收藏家,驾车跨越美国、加拿大西、中部的洛矶山脉,
行程万里,沿途考察、写生,多家电视台与报纸给予报道。 |
12月,张禄杰著“天道酬勤——我与可染恩师”一书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。 |
2007年 清明张禄杰特从美国赶回参加为可染先生祭奠仪式。5月《中国书画报》,“海外专刊北美书画”专版上,特刊登介绍张禄杰先 |
生的文章,并选登五幅山水画作品。6月在北京翰海2007春季拍卖中国书画(当代名家书画)专场上,张禄杰先生所作
的四季山水以257,600元 |
的价格,被台湾收藏家所拍得(每幅约2.8平方尺)。张禄杰先生的作品也是首次参加拍卖,并被收藏家们喜爱与认可。11月,张禄杰从美国 |
赶回参加在中国美术馆隆重的举行“世纪可染
——李可染百年诞辰艺术展”参加“李可染艺术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际研讨会”。 |
2008年 3月,张禄杰应邀前往山东兖州进行文化交流与参观访问,登泰山、拜孔庙等。
5月下旬,张禄杰参加“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 |
会”,发起的文化艺术界向灾区人民募捐活动。张禄杰共捐献两幅国画作品。 《江山揽胜图》
(39厘米*49厘米)以1,800美元售出;《秋 |
实图》(71厘米x56厘米)以2,000美元售出(两幅作品共卖得3,800美元)。10月由中国书画报出版发行的“北美华人百家书画集”,收录 |
了张禄杰的作品及李撰写的“入大匠之门
有自家风貌”记旅美画家张禄杰的介绍文章。 |
2009年 1月,张禄杰应邀前往紫砂艺木的故乡——宜兴考察访问,找寻生产紫砂泥的矿山、工厂以及制壶工作室参观陶瓷博物馆,并亲 |
自观看制壶高手从泥到壶,以纯手工制作完成一件作品的全过程。几天下来,对宜兴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有了基本的了解,对宜兴人巧用上天 |
给予的“五色土”,创造了独特的紫砂文化感到由衷的敬佩。9月
张禄杰在洛杉矶参加侨界,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,举办的隆 |
重大型艺术展以及画册首发式。9月,张禄杰作品《暮秋风韵图》应邀参加中央直属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