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人传统的说法是“江山如画”,但我认为,这是由于过去的人们,出行的机会、速度与现代社会是无法比拟的。当时行万里路, |
谈何容易,靠两条腿,要数年或数十年才能实现。因此,多数人难以实现现在所说的“旅游”,更缺乏照片、录相等现代化手段认识 |
世界,只能在自己的脚力下,观看一些客观世界。过去多数人一提“三山五岳”,还只能通过观看一些绘画作品去感觉。然而,那也 |
只是看到一个局部,或者一个概括。因此,看不到江山,只能认为“江山如画”。 |
现代社会就不同了,尤其是近一百年,科学的飞速发展,有了汽车、火车、飞机等快速交通工具,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。 |
万里路不足为奇,一夜就能赶到。因此,就使广大的人们都有机会亲自观看真山真水(即现代说的旅游)。当你亲自到了黄山,看到 |
那奇峰、怪石、苍松、云海、瀑布后,对前人所画的黄山,就难以置信了。大自然的美,是用任何笔墨都无法企及的,只有身临其境, |
在美丽的大自然沐浴下, 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感受。 |
近些年我有幸将国内外的一些山川美景尽收眼底,更加深感笔墨的苍白。任何前辈画家的方法与作品,都不能完美地体现自然美。 |
因此,常常感到无助与彷徨。现代画家的作品,怎样能让提高了审美能力的人们所认可、所接受呢?固步自封地一味谈论的传统理念 |
和笔墨技巧,只能是死路一条。难怪有的国外艺术家,在看了我们的联展后问:“这些画,都是一个老人画的吗?” |
总之世界在巨变,时代在前进,人们的审美意识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。因此,画家就要从意识到画技、画风,乃至从根本上变革。 |
20世纪,中国画变革的领袖人物当属可染师,他经历了中国的封建王朝、军阀混战、抗日战争等时代,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各类事件。 |
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,拜名师,用最大的功力打入古老、优良的传统文化。数次行万里路,实行前所未有的“对景写生、对景创作”。 |
“师造化”
这个大自然,给予了他最为直接的感受。虽然能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了,然“千里之山,不能尽奇;
万里之水,岂能尽 |
秀?”自然的景致不可能都是完美的。 要将自己亲眼 “ 所见
”,加上自己的“所知、所想”依客观发展规律,取其精华,“移山 |
接木”再用最精练的笔墨,画出前无古人的新山水画。在可染师的笔下,中国的山水画,出现“画如江山”了。 |
仔细观赏可染师的作品,似乎你看到了,在阳光的照耀下,山峦叠嶂,树木葱翠,似乎让你能够听到飞流直下的瀑布,拍打岩石 |
的声音,精美绝伦的佳景就在眼前。又似乎,顺着他笔下的小路,可以走进山林,走进小屋。可染师的画,有的如同飞在空中拍摄的, |
因为,在平地,你是绝对看不到的。可染师用他那独特、凝重的笔墨,逼真的光感和纵深感,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,赋予万物生灵 |
生机,他的画作充满着生命。 |
在可染师之前的山水画,或许你只能看是不能走进的,因为,你很清楚,那只是画儿。可染师是新山水画的开拓者,一代宗师。 |
他为迷茫的现代艺术家们指出了一条充满光明希望的成功之路。因此,可以当之无愧地说:现代人可以从可染恩师的作品中,看到“画 |
如江山”了!然而,今天的画家们更要努力,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,使其作品成为“画如江山”。 |